第二章:老张家全族支持

张父刚入手术室,张家二叔就带着张家族人凑齐十几块钱来到县医院的手术室外,拍了拍六神无主的张母,“大嫂,孙杨和赵东山回村就都告诉我了,叔伯们让我带点钱来,大哥怎么样了?”

“老张,他……”张母说到这里,捂着脸痛哭起来,“他二叔,老张可能扛不住了。”

“大嫂,别担心,大哥一定会平安的。”

张家二叔安慰着大嫂,看向那一直紧闭门扉的手术室,眉头皱起来,一个带着白色口罩的医生走了出来,“你们就是张伟的家属吧?”

“是,是,医生,我大哥怎么样了?”

张家二叔看了一眼站不起来的大嫂,快步走向医生,言语里面有着关心与担忧。

“张伟失血过多,我们只能尽力试试。张永明倒是没什么大碍,很快就会出来了。”

医生看了一眼捂着嘴,压抑着哭声的张母,轻叹一声,转身走入手术室。

张母站起身来,看向张家二叔,紧张的询问道:“他二叔,老张不会真的有什么事情吧?”

“大嫂,我们能顾一个是一个吧。”

张家二叔叹息一声,他听出医生的弦外之音,却不忍心跟大嫂这样的农家女多言。

等到手术室的大门再次打开,父子二人只出来了一人,而另外一个彻夜抢救,直到次日黎明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回天乏术了。

当看到张父盖着一张白色床单被推出来的时候,张母哀嚎着跟着移动病床。

下午的时候,张家来了一些本家人,抬走了张父的尸体,由于张永明还需要留院观察,张母只得忍痛待在医院里。

夜尽天明,昏厥了三天的张永明总算是醒了过来,只是他才醒过来就发现张母蓬头垢面、双目无神的望着前方,嘴巴干瘪开裂,脸色惨白,满眼都是血丝。

张永明动了动干涩的嘴唇,轻声喊了句,“水。”

张母像是木偶一样,呆在那里一动不动,相反,推门进来的张家二叔倒是走向小柜,端起暖瓶,给张永明倒了杯水。

“我这是在哪里?”

冰凉的水润色了喉咙,张永明的嗓子舒服了很多,他迷茫的四处看着,像是在寻找什么。

“这是县医院。”,张家二叔扶着张永明坐了起来,声音里面有着庆幸,“好在你是轻伤,睡了几天就好了。”

轻伤?

张永明想起自己昏厥之前,那浓重的血腥气,立刻抓住二叔的手,急切的问道:“二叔,我父亲呢?怎么没看见他呢?”

张永明看着张家二叔那跟张母一样的红彤彤的眼睛,有一股不祥之感涌入心头,“我爹他……”

“你爹还要为你开学张罗学费,他早就回家了。”

张家二叔抢在张母的话前,回答张永明,不动声色的走到张母跟前,用脚踢了踢张母的脚,张母抽了抽鼻子,“是,你爹回家给你张罗学费去了。”

“娘,二叔,我爹回家了?”

虽然张永明只有八岁,但是这个时候的他并不傻,他看得出母亲的异样。

“娘,你没骗我吧?”

张永明不相信张家二叔的避重就轻,转而看向一贯老实巴交的母亲。

张母望着张永明,动了动嘴巴,终是沉默的垂下眼。

“娘,不管爹到底怎么了,你得告诉我。”

张永明想要坐起来,奈何整个人因为疲惫只能躺在床上。

“等你好些了,再跟你说,医生说准备明天办理出院手续,大嫂,你跟我来。”

张家二叔对着张母轻声说了句,张母吸了吸鼻子,两人离开了房间。

张永明看着离开的两个人,喉头一阵酸涩,鼻腔也跟着酸起来,他已经知道了结果,可是他不敢去想。

须臾,房门外响起了压抑的哭声,这样的哭声令张永明心更凉了。

回到村里之后……

张永明一路上并没有再询问张母关于张父的任何事情,八岁的他仿佛一夜成长起来,看着家里那停躺在客厅的父亲,张永明跪在父亲身畔,头狠狠地磕在地上,泪水顺着眼角滑落。

张母看到亡夫的尸体再也克制不住苦涩,拍着地面,嚎啕大哭起来。

“娃他爹,你就这样离开俺们,你可让俺们怎么活啊!”

张母的哭嚎让张永明深刻的明白,他的家陷入了危机。

张家的本家人穿着麻衣走入张永明的家,为首的便是张家这一代的管事人张影。

“张伟媳妇,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

张影的老婆,张母按辈分要喊一声婶娘,这长辈开了口,张母自然要听话。

“各位叔伯兄弟,俺也没啥本事,当家的就这样走了,明明才八岁,这学费,俺一个女人可怎么办啊!”

张母哽咽的望着张影,张家其他叔辈弟兄互相看看,纷纷叹了口气,这张伟活着的时候靠着种田为生,如今家里唯一壮劳力走了,只剩下张母和张永明娘俩,这接下来的日子肯定是难熬了。

“张伟媳妇,张家人多,明明肯定不会落在地上。”

张影肯定的语气让张母的伤心减少了几分,只听张影继续说下去。

“只是,娃儿,你要念书,就要好好念书,咱们张家还没有几个读书有出息的。”

张影那双苍老的眼睛带着审视,让张永明知道自己必须要拿出承诺来。

“叔爷,俺会好好读书。”

张永明的话让张影轻叹一声,回头看向跟他一起来的三十多个张家男人,“明明读书是张家的事情,每家都出钱,供孩子读书。”

张家人互看一眼,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安静的看着管事人张影。

张影叹了口气,走到张永明的身边,“明明,希望你是咱们张家的文化人。”

张永明重重地点着头,仿佛再告诉张影,他一定会努力读书。

十二年之后,1975年的夏天,二十岁的张永明参加完高考,他扛着竹筐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同村的伙伴李亮拉住了他的胳膊,神秘兮兮的靠近他,“走,王方家买了电视机,有好东西看。”

“王方家的电视机?”

张永明吃惊的看着李亮,他们村子王力是有名的思维活泛,也因为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不仅在家里拉入了电网,还买了罕见的熊猫牌电视机。

“知道吗?今天氢弹实验又成功了,正在电视直播。”

李亮拽着张永明,两个人来到王方家的门外,李亮敲开王方家的门。

王方伸出脑袋来,笑眯眯的说道:“你们来得正好,正好在说1972年是解放以来中国电力发电站装机最多的一年。”

张永明眉眼一亮,“电力发电站是什么?装机最多?那岂不是很骄傲?”

“必须很骄傲啊,这说明以后就会家家通电网,人人用得起电灯了。”

王方笑眯眯的指着自家的电灯,此时熊猫牌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电力发电站的信息。

“电力发电站这么厉害?”李亮不信的说道。

“那必须是啊,咱们江苏是试点省份,要不了多久,就会全省通电了。赶明,我带你们去见识见识发电站。”

王方拍着胸膛,笑眯眯的说道,此时电视台画面一变,主持人开始讲述氢弹实验成功的喜讯。

就在三个大男孩看得正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周围漆黑一片。

“糟糕,跳闸停电了。”

王方无奈的一叹,熟门熟路的拿出蜡烛和火柴,点燃蜡烛放在碗底上,垂头丧气的说道:“真不知道这样随时随地停电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

“为什么会停电呢?”

张永明从未在课本里读过关于停电的原因,他很好奇。

“我爹说,停电就是电压不稳造成的,而电压不稳就是因为供电不足造成的。你们知道吧,建国第一年,上海每家每户一天只能亮灯一小时,就是因为上海一家水电站被炸了。”

王方神秘兮兮的说下去。

“如果咱们国家有上海曾经水电站那样的规模,或许就可以让大上海不夜城的亮光也来到南京了。”

张永明望着那黑布隆冬的电视,“假如有上海曾经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南京真的可以亮亮堂堂的吗?”

“那是必须啊。”,王方歪头看着张永明,“我叔父就在上海杨树浦站,那里简直就是万国造的水电站,你去那里锻炼几年,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

“万国造的水电站?”

张永明一脸疑惑的看着王方,他没听说过这个。

“你不是要填写志愿了吗?你要是选择电力,就报考上海电力学院,在那里你就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这个传说的万国造了。”

王方笑眯眯的说道,这点醒了张永明,他看着那摇曳的烛光陷入了沉思。

是的,他可以通过高考志愿去看看传说中的万国造的杨树浦水电站。

回到家中的张永明,一直思考着王方的话语,他想起儿时父亲跟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关于卫生室电灯的一段话。

十一年了,村里只有几家人才有电,才有电灯照明,他们家还是煤油灯照明。

时光荏苒,他不能再等了,他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是为什么,村里通电这么难,又为什么,总是会停电。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百年征程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