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命运多舛是小学
8月22日上午7点47分,张成稳走出了自家位于涧沟南边的小院落,急匆匆地向着涧沟北边的古月小学走去。
八月的生州,白天很长,日出很早,日落很晚,正常情况下,五点半已经天色大亮。不过,地处涧沟的人们会较晚感受到天亮,尤其是处于涧沟南岸被凤凰山遮挡了日出的张成稳一家人,太阳跃出地平线特别晚!
对于这个现象,吴越民歌《约郎》中的歌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约郎约到月上时,等郎等到月偏西。不知是奴处山高月初早,还是郎处山低月出迟。
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连绵不绝的阴雨天,遮挡了地处涧沟中的古月村,即便是今天不下雨,乌云低垂的清晨,地处涧沟中的古月村村民依然后知后觉,迟迟感觉不到天明!
这场雨真是极端,七月艳阳高照,八月暴雨如注,夏雨来的迟,走的也迟,从八月初粉墨登场,几乎一天都没有停歇过,一天一小雨,三天一中雨,五天一大雨,天天阴云密布。
就连干枯了十几年的涧沟都有了滚滚浊浪涌动,凤凰山下迷失了几十年的九孔泉,竟然重现天日,喷涌出甘甜清澈的泉水。这些浑浊的溪水和清澈的泉水,汇流到一起,竟然在村东的山坳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正圆形湖泊。
张成稳心心所念的是自己坚守了大半辈子的古月小学。它坐落在涧沟的北岸阳坡上,是一所非常小的学校,小到不认真看,还以为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庭院。
其实,七十年前,它原本就是杨姓人家的一个庭院。解放后,这座高大坚固的庭院,就成了全村人读书学习的地方!
现在的古月村,几乎所有人,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过自己童年的笑声和记忆,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刘明岳和张振宇,甚至还包括了他们俩共同的老师张成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月小学就是如此。
记忆中的古月小学,就是一座依山就势营建的四合院。正前方是一连五间的青砖瓦房,中间是一个五六米宽的门洞,门洞的前方有两尊不大的汉白玉石狮子,门洞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牌,上书“古月小学”四个遒劲有力的魏体大字。
大门是两扇木质老门,坐落在两块门墩上,由于年代久远,门轴磨损严重,下面突出的部分已经所剩无几,屋门按压在门墩上,开关时非常费力,总是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所以,这两扇大木门白天很少会关闭,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关上,显示出它是古月村教书育人的圣地,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从门洞穿堂而过,迎面就是一面月墙。月墙的顶部是一条优美的曲线,中间高高凸起,两边稍稍下凹,随之一跃而起,两边对称,显示出笔架的造型。月墙的墙面上,用行草字体书写着周总理的一句格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月墙的下方是一个半月形的花池,里面种着四株月季和羊胡子草,美其名曰:青青芳草地。
绕过月墙,就是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院落。正前方是五间宽大的房屋,东厢房和西厢房各是三间。校园的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刺槐树,刺槐的枝丫间,悬挂着一只灰黑色的铁钟。铁钟的响声控制着全校师生的作息时刻。
正房的前方,修建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平台,上面有一根锈迹斑斑的旗杆,但是,旗杆上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却是那样的鲜艳而又美丽。
张成稳是这座小学的见证人,也是这所小学当下的掌舵人。遗憾的是,自从迈入新世纪,古月小学就逐渐走上了下坡路,这也成了张成稳最大的心病。
古月小学最兴盛的时期在七八十年代。那时候,不仅全村学龄儿童都来读书,而且还吸引了周围几个小山村的孩子前来上学。学校满编满员,一到五年级都有学生,而且还都是双班编排。学生三四百,老师也有十五六人之多!除了开设有法定的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和历史等文化课科目以外,还有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这在物质比较匮乏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是难能可贵的!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进城务工和南下打工的热潮在神州大地铺展开来,古月村民也走出了世世代代耕作的小山村,富裕后的少数村民,逐渐走出了古月村,在孝水镇和弘农县城安了家。古月小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每个班级由三四十人逐渐减少到了一二十人,班额也开始收缩,一个年级由原来的两个班逐渐减少到了一个班。进入新世纪,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状况也逐渐被打破,有将近四十人的大班,逐渐减少到了一二十人的小班。最近这些年,就连小班也维持不下去了。一来不少老师都跑到了城里或者镇上,二来不少学生也跟随父母进了城或者安居在了镇上,古月小学剩下的老师,只能维持一到三年级三个低年级班额的规模。
古月小学只剩下三四个教师。一个民转非的老教师杨根民,一个中师毕业的中专生张成稳,还有一到两个不确定的老师,因为他们是前来支教的城镇老师或者特岗老师,人家在古月小学也仅仅是暂时落脚,镀镀金,有了乡村支教的工作经历后,旋即便调往孝水镇或者弘农县。
所以,当外人问及张成稳,你们学校总共有多少老师和学生时,他这个掌舵人竟然都一时语塞,说不清楚。总是笑着说,三到四名老师,五六十名学生!
人家都笑了,咦,真是奇怪,你一个学校校长,竟然说不清楚学校究竟有多少老师和学生。张成稳也笑了,哎,还真的说不清楚。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是会随时变动的,常年从教的是两名教师,流水老师还有一到两名,主要看人家孝水镇的中小学是否缺少老师,如果紧缺,随时会从古月村将仅有的两名流动老师抽走!所以,还真的说不准究竟算是三名还是四名老师。
至于学生,就更加离谱了,上学期还是古月小学的学生,下学期就有可能变成孝水镇或者弘农县的学生;今天还在教室里坐着,明天就有可能不来了,甚至连声招呼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谁能说的清楚古月小学究竟有多少学生?
就因为这些,张成稳被当地教育界叫做大约先生,古月小学也被人家戏称大约小学。
当然了,这都是戏谑性的称谓。不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月小学存在的严重危机!
为此,孝水镇教育组的组长陈志新已经多次找张成稳谈话了,古月小学就剩下五六十名学生,两名蹲点教师,不如干脆撤并到孝水镇得了。
张成稳则回应说,古月小学不能被撤并。不是我贪恋这个校长的帽子!如果撤并到了镇上,这里的几十名学生就需要家长每天翻山越岭数十公里来接送,这对古月村附近的家长们来说,无形中增加了一个巨大的负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这些低年级学生的中午吃饭问题,一旦进入乡镇,就必须解决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因为孝水小学校内没有设置学生食堂,这些孩子就必须走出校门到街上买饭吃或者早晨从家里带一些干粮过去自己解决。这对正在长身体的古月村儿童们来说,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