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好,北京

邵大河将邵长江送上了绿皮火车,他站在月台上,目送着车子缓慢的向远方行驶而去,逐渐消失在了视线之内。

他心里边有些空落落,更是藏着许多担心。

但又莫名的,很是佩服邵长江这勇往直前的决心,哪怕这一去,没有预期之中的结果,人生有过了这样子的经历,将来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觉得不会虚度此生吧。

他甚至想到了那一年,对于做生意生出了强烈冲动的自己,也曾经热血沸腾,拼着跟家里边决裂,搬到废弃小屋子里居住,一无所有时,自己鼓捣个小推车,弄个火盆烤几只红薯,也干去街上转一圈来兜售。哪怕被公安当场流窜犯给抓了起来,他的脑子里竟然也没有后悔的想法,所考虑的仍是等到将来再做这件事时,得更缜密而仔细,不能再去犯,犯过的错误。

邵大河忽的笑了。

一个小小的念头,在心底里冒了出来。

未来的某一天,是否他也会像是弟弟这般,为了曾经的梦想,怀揣着一腔孤勇,从安逸稳定的生活之中离开,直接奔向了远方?

到那时,他会不会左顾右盼,给自己找寻各种借口,抗拒改变?

邵大河抛出问题,自己却是不能回答。

不过,连他都未能察觉的心底深处,有个小小的声音,已悄悄的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邵大河返回到了砂轮厂,先将自行车还了回去,又去厂部的理发店内,找到手艺最好的理发师父,要他给自己理一个精精神神的发型。

理发师父听了呵呵笑,拍着他的肩膀问:“小伙子,你觉得什么样的发型好看?”

邵大河想起了他弟弟理的那个,便比划形容了几下。

“呦,那可是快要贴着头皮的长度,非常的短了,你确定?”动手之前,理发师父再次确定。

邵大河心想,他跟长江是亲兄弟,长的有七分像,长江理出来的发型好看,放在他头顶应该也差不多。

于是便坚持如此。

半场不短的头发被理发师父快速减掉了,他只觉得头顶越来越轻松,心情也越来越开阔。

等到理发完毕,拿水一冲,甩一甩基本上就是半干了。

理发师父用剃头刀把他脖子上的碎发全给刮掉,之后打趣的说:“果然是精神小伙,而且很容易打理,每天早晨洗脸的时候顺便抹一抹头发,永远是清清爽爽。”

邵大河也是十分的满意。

他从理发店出来,被风一吹,头顶微微的发凉,但又透着一丝说不出的爽快,因为邵长江的离开而生出来的忧虑,随之就散了。

邵大河心里盘算着,明天就是星期一了,这一周怕是要给他们这些从省外回来的人,重新定岗。

他学了不少技术,很想去一线试一试。

之前厂里领导开会的时候,鼓励的话可没少讲,他听的是热血沸腾,总想亲自去车床上去展示一下成果。

正想着,身后就响起了厂部的办公室主任老吴的声音。

他一边喊邵大河的名字,一边小跑着追上来:“大河,我正想着明天找你,今天遇到你也是一样,有个事提前要跟你说说。”

邵大河站在原地打等着他。

老吴主任一到跟前,还没说正事,却是上下打量着他的新形象。

“呦,去理发了?这发型好,清爽,利索,短是短了点,可看着舒服。”

夸的邵大河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后脑,谦虚几句后,迅速的问:“主任,你刚才说找我有事?什么事啊?”

“关于你的岗位问题,我想听听你有什么意见。”吴主任掏出手帕,在脑门上擦了一下汗。

“领导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呗,我没什么意见,我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邵大河爽朗的笑。

在他看来,进到砂轮厂上班,就是最高兴的事,至于让他干什么,他还真不挑剔,没有挑肥拣瘦的习惯,哪怕苦一点累一点,也不当回事。年轻嘛,身体壮,就是该多锻炼的时候。

心态极好,吴主任看了心里非常满意,哈哈笑了几声,又不住嘴的夸了几句。

这才把目的说了出来:“你是跟着大队出省学习的这一批人里,成绩突出的几位学员之一。昨天开定岗会议的时候,领导们经过研究,全都觉得像你这样子聪明的年轻人,应放到关键岗位去,发扬模范带头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你们的价值。所以大河啊,你得辛苦点,要去一号车间内工作,还得先带五个徒弟。”

一号、二号、三号车间,是砂轮厂的重点车间,也是职工口中的改革车间,全厂推广下去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全要在一、二、三号车间进行前期测试后,才会推广到厂里的普通车间去。

邵大河出省学的就是砂轮制造的改良新技术,回来后肯定是要被安排到改革车间去,这一点不让人意外。

邵大河觉得惊讶的是,吴主任竟然提出来让他带徒弟?还一次带五个?

“我?带徒弟?您可别跟我开玩笑了。”他点住自己的鼻子,哈哈大笑,自我解嘲:“我来砂轮厂还不到半年,自己都没搞清楚状况,您却要我带徒弟?不成不成,厂里的老职工,随便找一个出来,那都能做我的师父,我能教他们什么呢?”

吴主任瞪了他一眼,想要制止他的妄自菲薄,但很快就被他给逗笑了:“咱们这座砂轮厂,从1953年开始筹备,195656年动工修建,人才、设备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到了1964年,就经过了国家验收正式投产。而在投产前的测试阶段,早已开始国家生产磨料磨具,上边来视察的大领导们都说,咱这个厂,那就是占据郑州工业发展的龙头地位。远洋货轮、军舰、飞机发动机的叶片等等,如果没有咱们厂的磨料磨具,根本甭想生产出来。邵大河,你觉得,咱们厂是怎么样从一无所有,到一路逆风而起,走向辉煌的?”

“我不知道。”邵大河听的有点蒙,他对砂轮厂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还是流于表面,只看到了砂轮厂摆在外面的这些个建筑、配套设施,以及来来往往的职工而已。

毕竟是才进厂没多久,远没有理解的那么透彻。

吴主任笑着,拉着他的胳膊,边散步边聊:“一无所有的最初,领导们定下来的基调便是九个字方针:边基建,边生产,边练兵;基建指的是厂内的基础建设,这个从建厂到现在,一直到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停下来,会有计划有目标的完成预订的计划;生产则是组织职工们加班加点,生产国家所需要的产品;而练兵,指的就是要加大对你们这类有文化的职工的技术培训、岗位培训等等。”

顿了顿,吴主任的声音转低了些,继续说了下去:“可是呢,你也发现了吧,即使是一次性派到兄弟厂去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职工有几十位,但对于咱们这个几千人的大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啊,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那一定是最大程度的发挥起你们这批人的作用,让你们每个人都来带一带老职工,把你们在外边学会的知识教给他们,务必让他们也学会;而我们的老职工呢,也可以成为你们这些新职工的老师,一点点将多年累积起的技术、经验,教给你们,如此下去,互相帮助,薪火相传,砂轮厂才会越来越好,提高生产能力,发展技术革新,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邵大河听着,就感觉到一腔热血,好像跟着沸腾了起来。

“大河,个体的力量毕竟还是有限,越是像我们这样子的大厂,越要擅长发挥集体的能力;你一个人把五位徒弟先带好了,确保将你学会的也让他们五个都学会;而他们五个,全都是各个车间的骨干,等他们把你们学会的东西理解吃透,再结合他们自身的能力,就能回到各自的岗位去,每个人带出来十位、二十位、三十位徒弟,徒弟再去带徒弟,你想想看,这样的传播知识的方式会取得多大的成果?”

邵大河想的痴了。

“只教会这五个人,是厂里交给你的任务,你能完成吗?”吴主任见动员的差不多了,充满期待的问。

这一次,邵大河不再谦虚,不再推拒,响亮而自信的答:“我能。”

“好小子,没看错你,好好干!”

吴主任笑呵呵的走了。

邵大河又在砂轮厂内一个人转了好几圈,脑子里有些东西,清晰的浮现在了那里,他的心底里充满了熊熊燃烧的斗志,仿佛自己随波逐流的生活,有了一个崭新的目标和方向。

晚上回到家,灯是熄灭着的,经过短暂的相聚之后,家人们又回到各自的工作之中去,就连最小的邵永梅也跑去窝到同学家里蹭书看了,小小年纪,已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邵大河的手里拿着一本书,那是跟吴主任借来的,关于砂轮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

他出去在外,学了个皮毛,所知的只是这项技术的小小一部分。

邵大河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但总之是要多学一些,学的更多一些,或许在掌握了更多之后,他便可以明晰所想了。

——————

邵长江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走走停停,经过了二十几个大战小站,终于到清晨太阳落下第一缕光辉时,进入到了北京。

他的心里边,抑制不住一阵阵的激动。

将车窗开启,他迎着风的方向,眼睛越瞪越大,心里边更是异常澎湃。

新的生活,成为篮球运动员的梦想,都将在这座城市之内实现,他这一夜的疲惫,在路上坐硬座的不适,以及在睡不着时对未来而生出来的担忧,仿佛一下子就随着消散不见。

北京,你好。

北京,我来了。

……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我的黄河我的城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