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这两个字,是第一次出现在兰春的脑海中。在这之前她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当然也没想过一辈子扎根在农村。这次的知青下乡,她是主动要求来的。一来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来接受农村生活的再教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兰春把这次下乡,当成一次特殊的上学。
所以在来之前,她对农村的生活,是有着美好的憧憬的。脑海中翻来覆去的,出现那首“一条大河波浪宽……”
尽管来来之后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但渐渐的,她还是从这简单的甚至有点清苦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质朴的东西,这些东西令她的心,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宁静,使她感觉到了生命的蓬勃。
并且她的确从没想过回城的事,她没思考那么远的东西,她甚至不觉得自己对未来应该有什么规划,只觉得,眼前有很多的事,必须要做好。比如,教会这些孩子读书识字,比如,说服牛大犟,让孩子来上学。
所以,村长对她说的这些话,并没有对她的眼下,带来什么影响,更何况,这只是一个还未到来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真正到来的消息。
兰春从不为还没影子的事费心,她觉得走好脚下的路,就是对未来最好的准备。
可这事,说来就来。两个月之后,村长就从镇里带来了确切的消息,过了秋收,青龙山的培训班就正式的开课了,现在就在各个村子,开展报名的工作。
报名的条件没什么特殊的限制,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就可以参加培训。
于是发生了两件让兰春吃惊的事。
第一件事,是村子里竟然有好几个人报了名,当然有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也有两个年纪偏大一些的。
在兰春的印象中,村子里有文化的人并不多,栓柱也说过,之前开班学校的时候,讲课的老师嫌这里的生活艰苦,就都走了,所以还是村长和会计代了一阵子。
真的没想到,村里还有这些接受过教育,有些文化的。
不过后来她才慢慢的了解了,当初开办学校,是村子里自己张罗,镇里多少给了点支持,所以任职的教师,是没有多少薪水的。充其量不用跟着其他的农民那样下地去劳动,也会赚到一些“工分”,但这并不足够吸引那些人。所以,村里这几个读过书的人,便没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第二件让兰春感到意外的事,一些知青竟然也自愿的参加了培训,尤其是白秋华。当初刚刚传来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是反对的,她担心培训毕业之后,会被安排在农村工作,就此失去回城的希望。
至于白秋华为何又如此的转变,兰春并不关心,她生来性格如此。
当然她也很想报名,因为在这几个月的教学中,她发现,“自己会”和“教会”别人,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原来想的简单,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毕竟自己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但如何把这些东西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效的教给孩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让她在很多时候都感觉到窘迫,总觉得有些素手无策,在深思熟虑之后,她把原因归结在自己的身上。她觉得,是自己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是自己还缺少教学的专业技巧。
原来当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她去找了村长,她要了解镇里对乡村小学有什么具体的安排。到青龙山去学习,是要全日制的,要吃住在青龙山,但兰春不能扔下这二十几个孩子。他们相处了几个月,已经完全分割不开了。
“要不这样,你参加第二批培训,镇里说,最近就要给咱们重修学校,县里的拨款就要到了。到时候会在县城派来专业的老师,并且会在第一批培训毕业的学员里,选拔几个,直接纳入编制。到时候,孩子们有了学校,有了老师,你就可以安心的去学习了……”
村长平日少言寡语,多半的时间都是一脸严肃,但兰春却觉得,他是个亲切的长者。
村长是智慧的,一下子就看出了兰春心里的担忧。
村部的南边偏西,有一片树林,这片树林年头很久,杨树长的粗壮。村里那条小河,就从树林的南边流过。树林的背面 ,有一个稍大一点的院子,院墙低矮,有的地方经历了雨水,已经坍塌。
院子没人住,杂草丛生,靠近北面,有几间房子。
房子也有年头了,不过状况还不错,看来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是下了功夫的。不过房子这东西,不怕有人住,就怕荒废,所以屋子里潮湿,墙角和屋顶发了霉,窗子也大多烂掉了。
据说这在当年,是一户大地主的院子,不过这户人家早就不在了,所以这宅院,也就充了公。
村子并不大,现在年幼的孩子也不多,所以相邻的几个村子的孩子,统一聚集到同一个学校来,这样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集中。
所以,镇里早就实地考察过了,把这个院子好好的修缮一下,作为新学校的校址,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相邻几个村里的泥瓦匠凑起来,再加上一些愿意出力的村民,干活的人手很快凑足,于是在秋收以后,便轰轰烈烈的干起了活来。
叶国华带着民兵,亲自上阵,铲荒草,挑泥沙,搬石头,挖地基……
民兵们都是年轻力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干这点活自然毫不费力。即便已经是深秋,天气微凉,可他们都闪掉了外衣,甚至光着膀子,露出黝黑的皮肤,干的热火朝天。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这事这个村落里,第一次有一所正式的学校。以后孩子们,就可以接收正规的教育。
兰春在村部开班,孩子们学习了几个月后,这些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人们更加的意识到,只有读书识字,才是最好的出路。
于是相邻的几个村子的那些妇女也组织了起来,一起修整各个村子,通往新学校的路……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