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想法

搬迁移民村虽然目前人数不少,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按照要求,新成立的村委会应该不少于三人,不多于七人,至少要设置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三个职务。

这次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是梁维强,这在霍家洼人的预料中,毕竟多年书记主任一担挑,他秉公办事,大家都信得过。

村委会副主任叫石宝军,这个人可是村里的一大能人,他有一门绝活,制作洮砚。这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澄泥砚齐名,历来被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

石宝军善于雕刻,一块洮砚原石从山野里开采出来以后,要经过匠人的一双巧手精雕细刻,才能呈现出迷人的风采。

洮砚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备受文人墨客,宫廷雅室的青睐,成为馈赠亲友,古玩库存的佳品。

石宝军很善于抓机遇,在省城已经有了好几家连锁店,每年销量都不错。来到了这里,没几天就在40多公里外的市区盘下了一个临街的铺面,将家乡的洮砚带到了这里,由于地处文化商业街,很快就被人熟知,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他进入村委会也是出于对梁维强的钦佩,眼看着就要奔60的人了,梁维强还是浑身充满干劲,在他身上,你永远看不到颓丧、懈怠、不满等等负面的情绪,他就像一头带领马群的头马一样,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就凭这一点,石宝军就服。这人啊,别管岁数多大,老的永远是心态,只要精气神在,就算是耄耋老人,也看着神采奕奕。

所以,梁维强到家里一动员,他就爽快的答应了。村里啥情况,他清楚的很,大家穷一方面是居住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想的问题。

梁维强推选他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帮着村民打通思路,共同致富。

三个人的村委会会议虽然看起来有些冷清,但是气氛却一点都不冷场。眼看着村民光靠土里刨食,脱贫还在猴年马月呢,更不要说什么致富了。

梁维强原打算让石宝军带领一个手底下有些手艺的年轻人学习洮砚雕刻技术,石宝军苦笑着摇头,这哪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会的呀,他都跟着师傅整整三年才出师。

现在的人,对于洮砚的雕刻技艺更是苛求,一丁点的瑕疵都会被看出来。新手上路,还得假以时日。

梁维强听他这么一分析,也觉得有道理,手艺人这碗饭是不好吃,那干啥能够快速致富呢!

霍思云听他俩讲了半天,一直若有所思地坐着。梁维强喊了她两声,她才回过神来,冲着村主任歉意地笑了一下。

“思云,你是大学生,见的世面多,你给咱们说说,干啥致富最快?”

对于这个事情,霍思云还真有自己的想法,她索性也不推辞,侃侃而谈:“叔,石主任,我这段时间在当地村民的地里转悠了好长时间,我觉得最快的路子就是种黄瓜。”

种地是农民的本分,霍家洼的人最擅长的就是侍弄土地,当年,附近的几个公社都到霍家洼来学习如何增加沙地,如何让沙地增产,当时的霍春明为这事,还上过省报咧,那照片,别提多神气了。

“接着说!”

“我现在担心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咱们没有技术,人家当地人会不会愿意分享给咱们这是一个未知数;第二,我害怕大家一窝蜂都种黄瓜,会不会跟当地农户瓜分资源,影响销售?”

听到霍思云讲得头头是道,梁维强和石宝军不停点头,到底肚子里有墨水,不但看出了问题,还考虑了这么多因素。

梁维强思索了一下,回道:“思云这两个问题提的好,这样,咱们分头行动。我呢,去找一下镇政府,问问有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给咱们进行技术指导。也顺便问问当地菜农的销售额,到底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低于求。”

他一指石宝军:“宝军你去到村子里摸摸底,问问村民有没有这个意向?”

“思云,你到村子里转转,大概估计一下大棚所需的占地面积,材料费以及其他的费用。咱们晚上回来开碰头会。”

三个人谁也没有耽搁,都各自带着任务出发了。梁维强一到镇政府就直奔镇长办公室,对这里已经是熟门熟路了。崔镇长一眼看见他进来,,赶紧起来招呼他坐下,递给他一杯热茶。

梁维强也不客气,接过来吹了两口,就咕嘟咕嘟灌到了肚子里。

“老梁,你这是饮牛呢!”

崔镇长又给他续了一杯,坐在那里静等他的下文,果然梁维强竹筒倒豆子一般稀里哗啦把刚才会议的疑问说了出来。

崔镇长夸梁维强思路活跃,这短短的时间就已经为村民想好出路了。梁维强挠挠后脑勺,实话实说:“这不是我的主意,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娃娃的主意。”

闻言,崔镇长很感兴趣:“哦,老梁,你可以呀,村里还藏着这么一个宝贝人才,你可要好好利用啊!”

“当然,我已经把她吸纳进了村委会,我有个想法,等我退下来,让她担任村支书。”

“呦呵,这是早早培养接班人呢,你个老梁,未雨绸缪啊,好,好,好!”

两个人正说着话,突然听见走廊里响起一阵口哨声,口哨吹的是一曲“宁夏”,欢快,雀跃,听得出来吹口哨的人心情不错。

终究是机关办公大楼,是哪个这么大胆子吹着口哨就进来了,梁维强有点好奇。还没等他站起身来,门就被一阵风刮开了。

“哈喽啊,老崔!”

来人的声音倒是简单纯净,不含一点杂质,可是这称谓,却让梁维强瞠目结舌,什么情况,堂堂一镇之长,居然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称之为老崔?!

崔镇长咳嗽一声,梁维强也有些尴尬,赶紧低头喝了一口茶。来人这才注意到崔镇长办公室还有别人,略略抱歉地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没想到你有客人,你们谈,你们谈。”

崔镇长眼看着他要脚底抹油开溜,直接喊住他:“进来,有正事和你谈。”

小伙子只好折身回屋,坐在梁维强旁边的沙发上,二郎腿一翘,身子一斜,让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崔镇长瞪了他一眼,知道他满不在乎,也就开始说正题:“老梁,这是咱们镇上农技站的技术员罗云熙,他是省农大毕业的,对于种植很是在行。”

听到崔镇长这么夸自己,旁边的罗云熙笑了:“老崔,看来我在你眼里也不是很差吗?”

崔镇长被他气的直翻白眼,却碍于面子没有张口训他:“罗云熙,你给梁主任分析分析,他们异地安置村发展黄瓜种植可行不可行?”

“咨询费。”

眼看着崔镇长扬起的手臂,罗云熙瞬间变得乖巧:“怎么能跟您要呢!我这里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看到他这么皮,梁维强不禁莞尔,碰上这些油盐不进的年轻人,可够镇长挠头的了。

不过,这个罗云熙看着吊儿郎当的,分析起事情来一点都不含糊,他先给梁维强分析了目前雾大坪及附近几个村子的黄瓜种植情况,以及他们的销售情况,还有黄瓜从秧苗到成熟的周期和大棚平日里的护理。

梁维强听得认真,抓住崔镇长桌子上的纸和笔做起了笔记,罗云熙摆摆手:“不用记,正好最近老崔看我闲的每天在他眼前晃悠,正想打发我下乡呢,既然你那里有需求,我就过去驻村吧。”

说完,他回头黠了黠眼睛:“咋样,老崔,我说到你心坎里了吧。”

眼看着对着这样的二皮脸你打不得骂不得,梁维强都替崔镇长头疼。崔镇长却说:“行,正如我所愿。那就按你说的办。”

罗云熙点点头,想起来什么似的笑眯眯地将脸凑到梁维强面前:“大叔,打听个事儿呗。”

梁维强猜测他一定问有多远,吃的咋样,住的咋样这些问题,正准备开口,不料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差点被唾沫噎死:“你们哪里有没有漂亮女孩子?”

眼看着崔镇长快要吐血的表情,梁维强安慰地瞅了他一眼,看着罗云熙,正色道:“漂亮女子倒是有,不过……”

罗云熙才不要知道不过后面是什么鬼话,只要有漂亮姑娘那就够了:“行,工作使我快乐,你说吧,什么时候出发?”

别看这小子没个正形,干事倒是雷厉风行。梁维强觉得自己想问的都问清楚了,也不想过多耽搁,预计下午就坐班车回去。

这位一镇之长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罗云熙:“就这么快决定了?不去回家跟你妈说一声?”

“嗨,说啥呀,我都这么大了,有啥不放心的?再说,说不定我这次还能给她领个儿媳妇回来,让她等着我的好消息。”

“没正形!”

崔镇长笑骂一句,目送着罗云熙背起自己的小小的旅行包,屁颠颠地跟在梁维强的屁股后面走了。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花儿”村的女村官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