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刘家峡电厂

夜尽天明,张永明、李亮、王方跟着王启来到食堂,此时赵颖异拿着一份报纸,慢吞吞的走进来。

王启眼明手快的拿过赵颖异手里的报纸,“这是最新的报纸?”

“啊?你怎么拿走了?”

“这上面报道的什么呀?咦?刘家峡水电厂?”

王启的话吸引了张永明、李亮和王方三个大男孩的注意力,他们放下手里面的馒头,不约而同的站在王启的身后,看着上面的信息。

只见上面写着:刘家峡水电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永靖县境内。该厂5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122.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57亿千瓦时,是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厂。

“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水电厂?”

王方不可置信的看着,咂咂舌的看向自己的小伙伴,“水电厂啊,我们竟然有了百万千瓦级的水电厂了呢。”

“真是不可思议,竟然是在甘肃,那不是河西走廊吗?”

李亮疑惑地看向王启和赵颖异两个高级电工,一副好奇的样子。

“是啊,设置在河西走廊的甘肃,为什么会在这里呢?”

张永明也觉得很是奇怪,尽管这里是黄河流域,可这里有什么值得建立第一个百万千瓦级水电厂的?难道,学电力知识,不仅要拥有电力的知识,更要拥有地理天文的知识?

赵颖异笑眯眯的对着三个小伙子,津津有味的说道:“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这黄河流域甘肃段可是水流量最丰沛的地方,正好处于咱们国家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地势上,这水流的落差造就的水力发电,可不是煤炭燃烧能比拟的。”

“哦?怎么讲?”

张永明对于赵颖异的话,很感兴趣,八十年代的中国,别说西北了,就是东南沿海的经济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对于张永明而言,他不理解,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水电厂放在西北的价值。

其实,对于张永明而言,他更不明,这样的水电厂为什么要放在西北而不是东南,为什么首选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对于地理价值,对于电力价值,无论从哪里选择,甘肃都不是第一选择。

赵颖异推了推黑框眼镜,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语重心长的说下去,“着你们就不知道了。这水电厂素来就有‘立下大禹志,深山起宏图’的说法。”

“大禹志气?”

张永明眨了眨眼睛,不理解这句话又是怎么一个深意。

“中国大禹开始治水,治水千年,水利工程千年。近些年来,大坝与水力发电才联系在一起。对于缺电的西北而言,这座水力发电站将解决西北部分地区的电力,这是第一点,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一点。”

赵颖异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他素有说书者的气质,几句话,就吸引了周边正在吃早饭的电工,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赵颖异的身边,大家津津有味的听着赵颖异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次呢,是因为建设大坝的材料都是用人工、用肩挑或者推着独轮车运来的,参加建设的工人一天只管简单的三餐,几乎都是义务劳动。我们中国积弱积贫多年,建国以来,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为了能争一口气,我们中国人可是豁得出去力气,只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

赵颖异顿了顿,指着报纸上的图片,继续说下去,“而这个大事,就是大家不求回报,只为了参加一场人间奇迹——也就是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这是中国人集体意志,也是集体荣光,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所以……”

赵颖异并没有看向周围的人,反而注视着张永明,“最重要多一点,就是西北地域的中国人用他们的朴素和集体荣誉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团结一致的决心,以及,中国人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创造人间奇迹的决心。而这是刘家峡水电站建立的核心。”

赵颖异的话,很是提气,很多人眼睛中有了光辉。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他们的眼睛里都有光芒,不仅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更有着我劝天公重抖擞的耐心,还有着愚公移山、造福后世的志气。

那是一个温暖的时代,更是一个肝胆相照笑昆仑的时代,在那个人心齐的时代,人都是有一股冲劲的。

“我们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目标里面有一个就是建成刘家峡水电站。这个水电站一旦建成,一定是我们黄河上的明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赵颖异笑起来,所有人面面相觑,说实话,整个电厂,也只有赵颖异是一个涉猎只是颇多的电工,其余人也只是知道电力知识。

“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综合规划的决议》就提到过刘家峡水电站建设的设想。这个决议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没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国内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站。”

赵颖异摇头晃脑的说下去,诉说着他引以为傲的信息,也诉说着,中国人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勇气。

“国务院应采取措施迅速成立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建筑工程机构;完成刘家峡水库和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并保证这两个工程的及时施工。”

赵颖异看向众人,笑眯眯的说着,“你们知道这个决议的意思是什么吗?”

“三门峡?竟然还有三门峡?”

“是啊,三门峡,那里地势险要,我们也能在那里建立水电站吗?”

“洋人都可以在山谷建立水电站,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可以?我们比人家少了脑子,还是少了能力?我们也是一个头两只手,我们为什么不能?”,赵颖异骄傲的说下去,“大家要知道,我们为了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陕西、山西、甘肃三省人民委员会应根据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这是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协力,而不是一个省份的事情,并且是根治黄河水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要将河西走廊附近的黄河流域进行系统治理。”

赵颖异以手沾水,在桌子上画着图,“瞧瞧这里,这里就是三门峡的位置,这里就是刘家峡水电站的位置,而这里山西、陕西、甘肃的位置,我们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地势上,对几字形状的黄河进行系统的治理。”

“这样的治理方式啊?”

“了不起啊,这可是1955年的啊,距离现在十多年了,竟然如此高瞻远瞩。”

张永明盯着赵颖异画出来的地理位置,眼睛微微眯起来,这一刻开始,地理学与气象学深入到他的心里,他意识到,学习电力,只是学习发电知识是不足的,还要对中国的天文地理,对中国的水文环境有足够的认识才行。

张永明看向赵颖异,看着这个口沫横飞的学者,他肃然起敬。

以前觉得赵颖异有些怪异,可现在,他才发现,但凡是大才,都有自己的小脾气,而他应该正视这样的小脾气。

“大家不知道吧?刘家峡水电站可是1958年9月27日正式动工兴建的,它曾经是关乎国家命运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赵颖异这句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156个项目之一啊!”

“这样的地位?”

“1958年,都没出生呢!”

“那可不是!国家那个时候刚刚缓过来,就开始重新建设刘家峡水电站。想一想那时候的环境,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他们为了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可以做事业,中国人做工程不输给别人,更向世界证明,没有足够的重工业,中国人靠着人力也能让天地展新颜。”

赵颖异无比自豪的说下去,“1964年复工的时候,诸位很多人才刚刚出生没多久,有些人甚至没出生。可是就是那个时代,我们的父辈们,他们用双手,在一穷二白的时候,靠着肩扛手提,硬是创建了刘家峡水电站,并且1968年10月15日电站下闸蓄水,第一台机组于1969年3月29日并网发电,1974年12月5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产发电,电站竣工。”

赵颖异看向张永明,像是叮嘱,像是吩咐,又像是委托一样,“1958年到1974年,我们中国人在重工业尚未健全之时,耗时16年,靠着中国人不服输的劲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第一座百万千万级水电站,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毅力,这样的耐心……”

赵颖异拉长尾音,继续说下去,“这样的勇气,才是我们中国人的秘密法宝,也是我们这一代电力人应该传承下去的精神。我相信,我们现在的条件比父辈们好太多了,而,我们就是因为条件好了,所以,我们更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颖异指着报纸上竣工的图片,信心百倍的说下去,“16年,建成一座水电站。16年,我相信,我们电力也有机会让说明书成为中文的,我们也会拥有自己的技术。刘家峡水电站都没有因为钢铁、混凝土、钻探技术被卡住脖子,我们又怎么可以被几个英文和小零件拌住了脚腕呢?”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百年征程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