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河村1

听到这句话,陈飞黄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他破产之后,第一次泛泪。

陈飞黄猜测也许是二傻跟老叔说了些什么,老叔才打来这个电话找借口把他留下,老叔那番话简简单单,却让陈飞黄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亲情了。

陈飞黄从小就没有父母,是爷爷把他养大,可惜爷爷在他十一岁那年病逝,后来就是村里的乡亲们一家一口饭把他养大。他读书不用心,学习成绩差,在学校总是打架闹事,初中毕业就跟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去工地打工,再后来,他独自一人去外地闯荡……

十年拼搏,陈飞黄才拥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拼命挣钱,总是像个陀螺忙个不停,他以为这样就会拥有更多,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太年轻,一不小心就栽了跟头。

人在辉煌的时候从来不缺朋友,不管是生意上的伙伴,还是身边做事的人,亦或者说那些社会人士,总是对他热情殷切,让他误以为自己有什么特殊的人格魅力,身边围绕的都是热情亲切的人,直到他跌入谷底,那些昔日笑容满面、殷切热情的朋友全都一哄而散,对他避之不及。

多么俗套的剧情,陈飞黄在电视上看过不少,但终究是当局者迷,没有亲身经历过总是无法体会到这些道理的真实性。

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除了大头和姚辉,其他人都渐渐离他而去,包括他最亲密的妻子。

而现在,老叔和二傻又再次给了陈飞黄亲情的温暖,让他知道,就算他一无所有,也有人关心他……

陈国标坐三轮车到火车站接陈飞黄,两人坐车到青山村的村口,然后绕道走回去。

陈国标一边走一边介绍周边的情况,陈飞黄离家二十年,后来也回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是风风光光的开着豪车回村,村民们总是站在村口翘首以待,然后他整个行程都在众人的拥簇中结束,根本没有机会看到乡亲们真实的生活。

如今以另一个身份回到家乡,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进村子,才看到家乡的真面目,记忆里的泥泞路,田埂,小溪,河流,老槐树,老黄牛……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时光。

陈飞黄穿着皮鞋,一路一陷的走着,没几步,皮鞋就沾满了泥巴,袜子和裤脚都弄脏了,但他并不觉得脏,反而感到踏实。

陈国标在前面走,滔滔不绝的说起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山河镇几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什么发展,镇上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镇里干部多次招商引资,都没有什么功效,不过这几年国家开始精准扶贫,调派了很多有能力的干部下乡,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各种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估计很快,他们金河村也会有领导下乡,到时候修桥的事情就能解决了。

“金河桥还没修好?”陈飞黄文。

“还没呢。”陈国标连忙解释,“飞黄,你别多想啊,我没有别的意思……”

“我知道,五万块根本不够修桥……”陈飞黄不想让陈国标知道自己破产的事情,只能转移话题,“那这段时间,村民们出行岂不是很不方便?”

“是啊,每次出出进进都得从青山村绕道,去镇上得多绕一个小时,特别不方便,如果开车的话倒是可以从金河大桥绕过去,不过那就更远了,我们今天走的是小路,近一些,但是……哎呀……”

陈国标话没说完就一脚踩进了水沟里,差点摔倒,幸亏陈飞黄一把把他扶住,陈国标拔出满是泥泞的脚,苦笑道,“我每次出门都穿雨鞋,昨天走得急没换,这下回去,你大婶儿又要骂人了。”

“大婶儿骂起人来,全组的人都能听见。”陈飞黄笑了。

“哈哈哈,没办法,你大婶儿就是风风火火的性格,说话嗓门儿也大,不过她心好。”陈国标笑道。

“那是,我小时候,大婶儿可没少照顾我。”陈飞黄笑了笑,问道,“老叔,孩子们平时上学也是走这条路吧?”

前面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左边是泥田水沟,右边是溪流,小道还不够一米宽,如果是晴天还好,遇到下雨天或者是雨后,小路全身泥水,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弄得满身泥泞。

“是啊,都走这条路,这几天我叮嘱家里的老人护送孩子们上学,免得出事。”陈国标说,“上个星期金凤家的女儿掉溪里去了,磕伤了脑袋,金凤跑我家哭了半天,你大婶儿安慰了好久,临走送了她一篮子鸡蛋,等金凤走了,劈头盖脸对我就是一顿臭骂,说我这干部白当了,一点事情都做不好……”

说完这些,陈国标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基层干部不好当啊,很多时候,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事情,但是村委会没有资金,很多工作都开展不了,每次村里有什么事,我就只能厚着我这张老脸,去找你们这些从村里走出去的商人赞助。你还好,是我陈家的种,尊重我这老骨头,有些人根本不把我当回事,就好像我是叫花子去讨饭一样,对我没个好脸色……”

“这种情况,镇上不管吗?”陈飞黄说,“小金河桥虽然是我出钱修的,但也算是公共设施,现在坏了,镇上应该要负责修建的。”

“我找过镇上的,镇上也穷啊,他还反过来跟我诉苦,最后答应拨款一万块,让我想办法解决,加上你那五万块,也不过六万,还是不够修桥啊。”陈国标说到这些就愁眉苦脸,“我这村支书当得那叫一个窝囊,忙里忙外,操碎了心,还两面不是人,唉……”

“老叔,您别着急,我想想办法。”

陈飞黄看着远处金河大桥的方向,再看看附近贫瘠的村庄,心里颇有些感慨,他以前觉得,在外面做大事挣大钱,回来就可以建设家乡,报效亲人,现在想来,其实应该从根本入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给赞助资金,不如帮他们找到资源,开拓渠道,让他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特别的归乡者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