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莫名的指令

今天,我不用像往常一样去上班,这让我能多睡半个小时。一直到了九点钟,我才睁开眼睛,躺在床上思考今天将会发生的事情。说实话,我不明白为何会这样,更不清楚,为何会是我。这很疯狂,也很离谱。这是我醒来之后,惟一的感受。

阳光穿过窗帘,从窗外照进来,在屋内投出斑驳的光影。我环视了一遍这间简单得没有任何多余物品的单身公寓,起身,走进洗手间。

我居住的这个花园小区,位于莲花山下,安静并且有着非常好的绿化。小区内,有一个常年泛着绿光的小湖,湖的周围有栏杆围着,以防止孩童嬉水。围绕小湖,铺了一条鹅卵石小路,每天早晨或是夜晚,都能看到有人在那儿跑步。跑步的人,常露出或健硕或洁白的大腿,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骚动某些人的春心。小区里,到处都能看到高大挺拔的棕榈树,那宽大的树叶,常常伸进不少人的梦中。让人在恍惚之间,总是无法分清,哪里是大腿,哪里是绿叶。

在特区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样的花园小区,房价高得吓人。我刚来这里,工作还不足两年,我的积蓄恐怕连个洗手间都买不起。但好在,特区有吸引人才进入的政策,住房就是其中的一项。这套房子,以人才安居的形式供我使用,每月我只需交纳相当于市场价三成的房租,就可以了。

我的阳台,面对着的是一座不高的山丘,从阳台望过去,每天都能看见山丘上黑黢黢的树林。从我的洗手间,则可以把下面湖边小路上的情景,一览无余地收入眼底。两者相较,我更喜欢从洗手间里打量外面的世界。这并不是说,我有偷窥的嗜好,只是相较于自然,我更加喜欢人类,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错综复杂的人性。

我用了半个小时梳洗,心里有些烦乱。这并不是说,我会害怕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只是不愿意,稀里糊涂地就去干一件事情。可徐思远说,这个时候,我不需要知道太多,只要去做就行了。他是我的上司,他下的指令,我必须执行。

服从与执行,是领导最为看重的两种品质。可在这方面,我总是大打折扣。

周围非常安静,连个婴孩的哭闹声都没有。以往,我很喜欢这种安静,还曾暗暗地认为,安静是高档小区的象征,而且,越高档的小区,越容不下那种杂乱无章的喧闹。所以,即便每天下班之后,我得一个人面对这种安静,但心情都是愉悦的。可现在,这种安静,让人窒息。从对面山丘吹来,穿过阳台的嗖嗖的风声,就像你在熟睡之际,朦胧中听到的嗡嗡的蚊子飞动的声音,让你恼恨得牙根儿都会发痒。

当然,我并不是真的牙根儿发痒,自打来到这座城市,我就已经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在安静之中,独自沉思。只是,我不大喜欢,去做那种不知用意、无法辨别是非的事情。

天气很热。现在是四月下旬,从洗手间的窗户里,我看到湖边小路上,晃动着几条洁白的闪人眼睛的大腿。我穿了一件短袖白色衬衣,深蓝色薄款长裤,想了想,又系了一条金色领带。我对镜子里的自己很满意:寸发,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干净利落,像一个推销员,既不招人嫌厌,也不会引人注意。

将近十点,我走出居住的大楼,先后召了五辆出租车,可司机师傅一听说我去的地方,要么是摇头,要么是立即开车走人。没有一辆出租车愿意前往,我只能转乘公交车。

昨天,当徐思远告诉我“塘明街道办事处”时,我对这个地方,也很陌生。在我处理过的文件中,从来都没有发现过这个地方。当我离开徐思远的办公室时,我想到了,两个月前,十一区的合水镇分设为三个街道的事情,猜想,这塘明街道办事处应该是其中的一个。

我在地图上查到了这个地方,距离我居住的小区,足有六十公里远。在特区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里,六十公里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距离,可那里没有高铁、火车、地铁,就连出租车也不愿前行。对这次前往,我心中更加烦乱了。在我的生命中,我从未有过此种感觉。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没有原因,没有解释,但我必须执行。

十点十五分,我乘上了公交车。并用两个小时,转了两次车,才最终坐上前往塘明街道办事处的公交。这是一辆空调大巴,或许因时值正午,车上只稀落地坐了五六个人,其中还有两个随着车身的摇晃,眼睛紧闭,昏昏欲睡。一个怀抱婴儿的少妇,低头玩着手机,怀里的婴儿不时地哭上几声,她也不理不睬,宛若不是她的孩子。坐在我对面的男士,不停地看手机上的时间,面露不安之色。过了一会儿,像是做了个重大的决定,他把手机装进兜里,从随身带的背包里,掏出一本书看起来。

那是本安全生产法解读本,根据去年八月份修改的《安全生产法》,被誉为“最权威的解读本”。

我知道这些,是因为我工作的案头,也有这本书。去年,这本书刚刚出版时,徐思远就交代我订购一批,他说,好好研读一下,尤其是修改的部分。用了一个月时间,我和办公室的几个同事,都把那条文背得滚瓜烂。

在公交车上,见有人也看这本书,我不免有些好奇。

或许,是感受到了我在注视他,那位男士把目光从书上移开,看向我,羞赫地笑了笑。他二十一二岁的样子,像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脸上还保留着纯真的笑容。

“从事的是这方面的工作?”我指着他的书,问。

他先是摇摇头,马上又改为了点头。“是的,”他说,普通话很标准,也很流利,“就是这枯燥的条文,怎么背都背不会。”

“你要把它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我向他传授背诵的经验,“那样,就会事半功倍。”

他轻轻地“哦”了一声,一脸的不以为然。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防线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