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棠撒起了娇:“妈,回去也不一定能搭上车了,靠脚走还得两三个钟头呢,我快饿扁了。”
林海英到底是心疼她:“那你吃,我不饿……”
还能不饿?
早上着急出门,娘俩根本没来的及吃东西,这会儿肯定早就前胸贴后背了。
林秋棠直接点了餐:“老板,来四个肉包子,四个素的,再来两碗豆浆。”
一顿饭花了一块钱一毛钱,心疼的林海英都没胃口了。
“妈,咱们从昨儿个辛苦到现在,不吃点好的对得起自己吗?又不是吃不起。再说了,只赚不花,留着钱等王家人来抢么?”
提到了王家人,让林海英心里一咯噔。
要是王家人知道了她们现在赚了这么多的钱,那肯定会来抢的!
在王家的时候她没本事护着女儿,可现在离开了王家,林秋棠自己辛苦赚的钱,还要白送给那两房吗?
林秋棠不知道林海英是什么心思,反正包子上桌后,她也顾不得了。
上一顿饭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过去了。
而且棒子面粥没味道,就算就着海鲜吃,她肚子里也是缺油水。
包子很实在,一口下去,满满浓香的肉味儿,咸香的汤汁顺着喉咙进入的胃里,林秋棠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林海英摸了摸油光光的嘴巴,却觉得自己跟做梦一样。
她很多年都没尝过肉味儿了。别说肉,嫁到王家连白面都没吃过呢!
这几个包子在她眼里就是人间美味。
“秋棠,咱们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林秋棠笑着说:“妈,以后咱们可以天天吃肉包子,吃腻了还有红烧肉,大肘子,海参,鲍鱼……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她忍不住就给林海英画起了大饼。
林海英可没指望能过上那样的日子,离开了王家,只要不饿死她就满足了。
娘俩儿吃饱喝足之后,就往回走了。
肚子里有了油水,走路的脚步也轻快了不少,不到中午她们就回到了西海村。
回来的时间赶的特别好,正好是退潮,两个人放好东西,就赶紧拎着箩筐和新买的工具去赶海了。
海滩除了她们娘俩儿就没有别人了,村里人都觉得她们把海给污染了,恐怕以后也不敢再来赶海。
林秋棠觉得挺好,正是村里人的愚昧,给了她们赚钱的机会!
在县城花蚬子卖的不错,三四十斤根本不愁卖,林秋棠就让林海英继续在浅滩挖蚬子,她一个人去了礁石上。
林秋棠知道再也捡不到到那么多的大海螺了,因为昨天被她捡的差不多了。
捡不到大的,她就直接放弃了小的。
海货价格都是按照大小区分,太小卖不上价钱,还不如放它们一条生路。
林秋棠今天主攻海蛎子,昨天她就看好了它们,所以才买来了蛎钩子。
蛎钩子的用法也不难,把那尖尖的铁钩子勾进海蛎子和礁石的缝隙处,只需要轻轻那么一撬,一个完整的海蛎子就会从礁石上脱落下来。
这种不去壳的海蛎子,这一带的人都称之为蛎头子。
林秋棠打听了,大拇指长的蛎头子在农贸市场上卖一毛钱一斤。
她不撬那么小的,只挑半个巴掌差大小的往下撬,越大的个头越能卖上价。
这个礁石上海蛎子很多,一片一片的生长着,没有别人竞争可以随便采,她还不挑点精品吗?
大礁石上撬了一阵子,林秋棠就弄了有八十多个大蛎头子。
一个有半斤重,一大篮子就有四十多斤了。
她知道不能太贪心,弄的太多明天没法往城里运了,于是就去浅滩那边帮林海英挖花蚬子。
有了工具就是不一样,干活的效率也快很多。
林秋棠跟林海英一起,不到一个小时,就挖了五六十斤的花蚬子。大文蛤也有五十二个。
第二天,娘俩儿也是天不亮就出发去县城。
到了轴承厂外,还在老位置上。
花蚬子和文蛤还跟昨天一样的卖法。新货海蛎子,个头大,一个卖1毛钱,也是买八送一,行情比她想象的要抢手。
没多久海货就卖光了,一共赚了二十六块三毛八分,比昨天多了将近六块钱。
林海英高兴的不得了。昨天卖了二十块钱,她以为只是运气好。
今天的海货又被一扫而光,那就说明是县城里人有钱能买的起。
“秋棠,要是咱们能天天都能卖这么多钱,不用二十块,十块钱我就满足了。那得是啥日子啊!”
普通工人的工资才四五十一个月,而农民靠着种地,一个月可能半数都赚不上。
再加上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种成本,一年到头根本剩不下什么钱,真是不知道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卖海货再辛苦,也没有种地累。而且换来的是比种地高百倍的收入。林海英当然希望天天都能这么卖。
可是,林秋棠却想的更加长远。
靠海吃海是没毛病,可赶海卖海货,十天半个月能赚到钱,可日子久了恐怕就不行了。
再富产的海滩,也得需要休养的时间呀!
再说,现在天气还暖和,她们可以在浅滩的海水里挖蚬子。
天冷了可不能这么干了,会把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弄的更糟。
卖海货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以此发家致富是行不通的。
林秋棠还得再想更好更稳定的赚钱路子才行。
只是这些问题,不需要林海英去考虑,林秋棠也不必多说,省的她担忧。
娘俩儿边说话边往回走,没多久就到了西海村。
远远的,就看到村口蹲着一个人。
林秋棠没在意,可林海英却变了脸色,一把拉住了女儿:“那不是……你爸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