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理解何为人才

张宇拿出一篇文章,递给张幺,“好,你既然想成为人才,那就先读一读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

张幺疑惑的看着张宇,“爹,这是什么文章?”

“这篇文章的表面含义是要调整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过去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和转移工作领域也往往造成困难,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但是深层含义,你不妨读读,既然想加入人才培养计划,你的理解跟不上怎么能行呢?”

张宇点了点自己面前的这份文件。

“那我读读看。”张幺仔细阅读起这篇文章,约莫一个小时之后会,张幺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的父亲。

“爹,我发现里面的一些道理了。”张幺信誓旦旦的说道。

“哦?发现什么了?”张宇好奇起来。

“耐心读下去,可以发现这是一篇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并且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

参考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张幺一字一句的说下去,“并且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

张幺一直在张宇身边研究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自然而然的懂一些教育上的内容和制度。

田文笑着看向张幺,这小子读起文章来,研究起里面的内容来跟张宇是一样的,怕是祖上遗传的阅读理解能力。

“那你的理解是怎样的?”张宇笑起来。

“我的理解是,也许我们需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最好是能够联合继续教育,业余教育,成人教育,电化教育,夯实人才的培养计划。只是爹,这样的培养计划,得需要各个级别的学校予以帮助和配合,难道加入人才培养计划,还需要去各个学校学习,各个机构实习不成?”

张幺纳闷在于,既然1983年就已经意识到了改革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又为什么要选择各个层级的学校不同方式方法的教育呢?

“张幺,你知道人才培养计划分几个层级吗?”张宇算是给张幺开了眼界。

“分级各层级呢?”张幺完全不理解。

“首先就是第一条,走出去,将基础知识牢固的优秀人才培养出国际范儿的人才,也就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创造更多的“中国研发”、“中国设计”、“中国服务”和“中国品牌”。”

张宇打量着张幺,“儿子,你觉得你现在符合所谓的中国创造的跨越式人才条件吗?”

“那第二条呢?”张幺觉得自己不具备足够的国际范儿。

“第二条则是创造力,将现有知识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生产奇迹,或者研发奇迹,你觉得你是发明家或者技术改进的人才吗?”张宇又问道。

“但是,郑朝阳是啊。”张幺想也不想的说道。

“但是,你不是。”张宇很不给面子的说道。

“爹,第三条呢?”张幺想要寻找自己的立锥之地。

“第三条则是协调力,将现有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寻找最适合的方法。并且将所有的资源有利调配,实现最佳配置,你觉得你有这个脑子做资源配置的协调和布局吗?”张宇又问道。

“这是做军师的能力了。爹你说了半天,也就是说,要么有学习外国技术,创造中国技术的能力,也就是田文这样中国纺织大学研究生,钻研技术的技术人才;要么有改善现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维修性人才,也就是郑朝阳这样的机器维修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张幺继续说下去,“而第三条,就是协调能力,所谓的协调就是资产与人才的合理调用,这是财务的本能,我就是学财务的,爹,你说了是三个方向,虽然我不是全部具有,但是我和我的小伙伴合起来,就是全部都有。”

“所以?”张宇好心情的等着儿子讲清楚。

“所以我相信,我和郑朝阳、田文有能力进入人才培养计划,成为其中的人才。”张幺满腹信心的说道。

“好,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信心,那么你能进入以下四种计划的哪一种呢?”张宇将四种人才培养计划,或者四个程度的人才培养计划说了一遍。

“第一种,雏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张宇打量着张幺。

张幺不服气的说道:“这一条,除了郑朝阳,我们都是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是的,张叔叔,我和张幺都符合。”田文补充道。

“这一条计划里面,虽然我们打算适合的条件中,选择重点培育和扶持100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形成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群,建立一个“雏鹰企业”培育库。”

张宇拉长语音看向张幺和田文,“但是,你要知道,这里面的需要的评选非常严格,要求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在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上有明显特色;具备一定的技术与市场成熟度,生产及市场营销计划切实可行;市场开发潜力大,成长性好。”

“具备一定的技术与市场成熟度,生产及市场营销计划切实可行;市场开发潜力大,成长性好?”张幺放缓语速,看向田文。

“市场开发潜力大,成长性好……”田文也跟着瞪眼睛,两个人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是好。

“对啊,要求市场开发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你们觉得,你们现在足够符合这一条吗?”张宇问道。

“第二种计划呢?”张幺想要弄清楚第二种计划,毕竟东方不亮西方亮。

“第二种,飞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员工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张宇挑剔的看着张幺。

“这个……这个……这个需要成熟的企业了呀。”张幺一时语塞。

“是啊,这需要成熟的工作人员了啊。”田文也跟着说道。

“叔叔,第三种呢?是不是容易一点?”田文询问道。

“第三种?”张宇笑了起来,无奈的摇摇头,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完全不知道厉害与要害啊。

“是的,第三种啊。”田文点着头。

“第三种,精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中层管理干部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副总、总监一级的岗位储备人才。”

张宇话落,张幺和田文面面相觑,得当一面的人才……得,这不可能实现,至少现在不能。

“爹,那最后一种呢?”张幺不服气的说道。

“最后一种,也就是第四种,叫做雄鹰计划,该计划旨在对通过对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张宇点燃一根烟,弹了弹烟灰,“你们要知道,这四个计划是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的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的。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啊……原来……”张幺和田文感觉自己除了第一种,哪一种都不符合。

“那我们还能进入人才培养计划吗?”张幺挣扎的问道。

“那就看看这个吧,这个是1983年4月8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张宇又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张幺。

“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教育必须先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刻不容缓。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调整改革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增加专科和短线专业的比重,抓紧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的建设,分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要求。”

张幺仔细读着上面的文字,抬起头来看向张宇。

田文伸长脖子,读着下面的一段内容,“要把今后四五年的发展,加以统筹规划,全面安排,使招生人数持续上升,防止大起大落,造成困难和浪费。作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措施之一,5月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并同意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逐步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张宇吐出一口烟圈,“我知道你, 田文和郑朝阳都希望能够创办乡镇纺织厂,可是想要创办纺织厂,得明白自己需要怎样紧跟政策和时代的步伐,更要看明白人才培养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方向。”

张宇缓缓的说道:“儿子,你跟你的朋友们想要创业的心,我很明白,但是我更需要你们明白,再进入人才培养计划之前,你们想要明白正确的方向才是,而这个方向不仅仅是你现在以为的方向,更应该是这四种程度计划中,你们是否都能够胜任的方向。”

张宇吐出一口烟圈,叮嘱道:“如果可以胜任,我支持你们放手一搏,并且加入人才计划,如果不能胜任,就不要凭借一腔热血,三分热度,想起来就是什么的胡来。”

“爹,我是不是想要弄明白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到底是哪些,我该怎么做,才是国家需要的并且适合的人才?”张幺总算是开窍了。

“是的,你想要弄明白这些,你才有资格说你是个不错的好苗子,才能够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且你还要明白,这是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加入这个计划,你除了外修知识水平,内修还要有人品操守。”张宇叮嘱道。

“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印染年华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