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织布的比试

“你打算怎么准备?”张幺歪着头看向郑朝阳,“总不能跟那两位一样,琢磨人工木制纺织机,或者琢磨梭子的改良吧?”

“现在都是十九世纪了,我们为什么要考虑人工的东西?为什么不考虑机器的东西?”郑朝阳笑起来。

“考虑机器的东西?”张幺皱起眉,这家伙又想做什么?

“是的,就是关于机器的东西。”郑朝阳笑起来。

其实张幺不知道,他最近在阅读的很多书籍,就是关于仪器故障率降低,并提高仪器生产效率的书,也许不久以后的纺织机是需要他们这样的维修仪器的机修工人的。

张幺看着郑朝阳的笑容,也许郑朝阳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机会,那不管怎么样,帮助自己的发小,实现发小的人生理想,是他这个做朋友目前只想做的事情。

“不管你选择如何,朝阳,我支持你,明天,我陪你走一趟图书馆。”

“好,明天,我们一起去图书馆。”郑朝阳笑的像是风中摇曳盛开的鲜花,灿烂而又美好。

只是,郑朝阳不知道,等待他的比赛并不是机修,也不是所谓的仪器故障排查,而是最基本的纺织上的技术。

一个月后的某个艳阳天,天上的云彩很少,阳光直直晒在上,午后时分,即便是静坐,汗水也会透过衬衫湿透了背部。

郑朝阳与三十岁的祖传匠人、二十五岁的年轻纺织女工齐聚在绍兴市某个纺织厂的厂房内,三个都叫做郑朝阳的人齐聚一堂,为了区别他们的名字,评委专门给了他们甲乙丙的代号,其中女士优先,于是女性郑朝阳拿到了甲字号。

三十岁的郑朝阳因为年纪大一些,于是拿到了乙字号,唯独二十二岁的郑朝阳拿到的是丙字号。

在这个不太宽敞的,甚至墙壁上有苔藓的厂房里,迎接他们的将是绍兴市市委的评比,而评比的内容则是三样:织布、丝线选取、一匹成布的鉴别。

第一场比试便是织布。

鉴于乙字号是祖传手艺人,于是,他们给出了纺织机织布与人工织布两个选项。

这对于甲字号而言,是轻松的,毕竟人家从业多年,一直是萧山纺织厂的优秀工人,甚至一人能够监管三台纺织机同时工作。

对于乙字号而言,也是相当轻松的,毕竟人家是祖传的手艺人,十岁开始学习人工让制,学习了二十多年,人工纺织可谓是驾轻就熟。

可是,对于丙字号的郑朝阳而言,这就是难题了。

为什么呢?

因为丙字号在上海市纺织厂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机修,专门维修纺织机,对于纺织的效率和速度,丙字号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再说两年的技术,怎么比得上人家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这一轮比试中,丙字号和甲字号选了机器纺织,而乙字号选择了人工纺织。

随着机器的开动,丙字号狼狈的看着甲字号泰若镇定的脸,以及那仿佛长了眼睛一样的修长双手,几乎不用看,下意识的伸过手,就能够准确无误的处理即将发生的故障。

这双巧手之下,三台仪器有条不紊的织布,即便是有的地方梭子出现了故障,或是线头出现了故障。

丙字号看着自己手里的这台仪器,他的仪器,要么线头断了,要么梭子出现了故障,他狼狈的处理着这些故障,导致整个织布效率严重受到了影响。

在看看乙字号,虽然乙字号的手工织机很慢,可是人家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那织布出来的东西,简直堪比机器织布,精细柔软。

待到成布完成,所有的人来评价织布出来的品质,给甲字号第一名,乙字号第二名,丙字号只能第三名。

这一场比试结束,就要等到第二天再参加第二场比试。

丙字号走出厂房,倚在自行车上的张幺走了过来,笑着看向郑朝阳胸前的丙字号,“看你这样子,吃瘪了?”

“别提了,跟我比试的那两位简直是纺织界的高高手,人家孤独求败,我不过是令狐冲坐在椅子上,靠着顽强,拼一个脸面好看罢了。”郑朝阳叹了口气。

这一次,他是拜服的。

“是吗?这两位当真这么厉害?”张幺不信的问道。

“何止是厉害,你不知道……”郑朝阳左右看看,低声说道,“那个甲字号,就是那位年轻的女职工……”

“嗯,她怎么了?”张幺好奇的问道。

“那女人的手就跟长了眼睛一样,不用去看到底出现了什么故障,一伸手,故障就解除了,简直有预见能力。而且一个人能操作三台纺织机,我的天,简直没法比。”

郑朝阳佩服的样子逗笑了张幺,“这下你觉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

“能人面前,不服不行啊。”郑朝阳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了。

“乙字号呢?”张幺好奇起来。

“那个乙字号就更厉害了,一台木制的纺织机,吱呀吱呀的,织出来的布简直跟仪器一模一样,用手碰一下,就跟缎子一样,平滑整齐。我算是彻底服气了。”郑朝阳踹了踹地上的石头,心里不是滋味的说道。

“回到村子以前,我以为我挺优秀了,可是今天跟甲字号和乙字号一比,感觉自己什么也不是,唯一的有点就是比他们俩年轻。”郑朝阳叹了口气。

“不要紧,知耻而后勇,只要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就有机会追上,你说呢?”张幺笑的相当开心。

“你倒是开心……”郑朝阳还在低落期,很难有张幺这么看得开。

“行了,你也别矫情了。我们去捞鱼,一会就会忘记今天的不开心,走。”张幺指了指自己自行车后座上的渔网。

“行,去捞鱼。”郑朝阳一下子跳上自行车。

“喂喂,你跳上来的时候说一声啊,差一点我没控制住,就被你摔倒地上了!”张幺埋怨一句,赶忙稳住车子。

“走,去捞鱼。”郑朝阳笑起来。

“你这么重,先下来,我骑起来了,你在跳上来。”张幺拍了一下郑朝阳的肩膀,将他赶了下来。

“成。”郑朝阳跳了下来。

张幺左脚踩着脚蹬子,右脚滑动两下,一个飞腿跨上自行车,两只脚用力的瞪着脚蹬子,朝后喊着,“朝阳,快,走了。”

“好,等我。”

郑朝阳一个助跑,往后座上一跳,刚好坐上车后座,张幺赶忙稳住这一瞬间的重力失衡。

“你跳车不会轻点?差点摔我一个狗吃屎!”张幺埋怨一句。

“行了,赶紧走吧。”郑朝阳拍着张幺的腰,两个人笑嘻嘻的朝着水边而去。

第二天,郑朝阳来到厂房,看到乙字号捧着一个瓷杯子,杯子里面跑着大麦和甘草,他喝了一口还冒着热气的水,呲牙笑起来,“小兄弟来了?”

郑朝阳看着乙字号,心里五味陈杂,说实话,乙字号这样的气度,不是他具备的。

犹记得在村口见到乙字号跟他妻子的对话,看到他努力在木制织机上工作的样子,郑朝阳,感觉自己已经输了。

“嗯,大哥,昨天您织布的技术真厉害。”郑朝阳由衷地称赞道。

“嗨,熟能生巧罢了。不过小兄弟,我昨天有注意到,你很喜欢关注仪器的运转,好想你的那台仪器停摆的机会很小,倒是甲字号,那三台机器的其中一台,不过工作了一个小时就停止运作了。”

乙字号倒是观察的仔细,其实那天郑朝阳在比赛前,习惯性的检查了纺织机的部分零件,率先排查了零件的故障程度。

可是郑朝阳只能排查机器的故障,却无法排查织布过程中的小故障。

并且郑朝阳做不到同时兼顾三台仪器一起工作,这是郑朝阳不得不服甲字号的地方。

“嗯,我以前在厂子里主要关注机修这一块。”郑朝阳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机器维修?”乙字号看向郑朝阳。

“是的,机器维修。”郑朝阳笑起来,“其实我看大哥的木制仪器,发现你的织机跟人家的不太一样,像是专门改良过的。”

“你看出来了?”乙字号好奇的看着郑朝阳,眼里有着光芒。

“嗯,看得出来是经过专门改良的,这手工织机不出故障的几率很低。可是同样是比赛,甲字号的一起都出故障了,可是你的仪器却没有什么大故障,甚至梭子出现的临时意外也没有。这除了技术,就只剩下木制机器本身的问题了。”

郑朝阳的答复让乙字号情不自禁的点着头,“小伙子,你多大?”

“二十二岁。”郑朝阳直截了当的回答道。

“二十二岁,这么小就能看出我仪器不同于其他,倒是不错。只是……”乙字号拉长语音。

“只是什么”郑朝阳好奇道。

“只是,咱们织布的匠人,很多时候只关注了手上的手艺活,却没有关注这仪器能代劳的地方。如果你能够多多研究仪器与手工之间的关系,甚至能够转换手工成为仪器,或许你未来会走出另外一条道路。”乙字号拍着郑朝阳的肩膀。

“收工行转化为仪器?大哥,你是说……有些传统手工艺也能转化为仪器吗?”郑朝阳好奇起来。

“今天比赛丝线的选择,你可曾想过丝线是什么?”乙字号给郑朝阳的心里埋下了一个疑问。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印染年华 正序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