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 1969年的国庆节

余成刚的出走让余安山深感不安和愧疚,他深怕余安民找上门来讨要儿子,便同意了妻子的提议,举家迁至她娘家所在的县城武山。王美芳利用父亲的人脉,帮余安山在县委宣传部谋得一份差使,而她则进了县人民医院。余安山心想,武山县已在老家峨西县两百公里以外,而且自己并不会跟峨西乡下的任何亲戚透露去向,即使余安民知道儿子不见了,怕也无可奈何。

“十一”到了!武山的大街小巷都被红色攻陷,迎风招展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宣传语,不少单位和宿舍的门口都挂着红灯笼,喜庆的气氛在人们的脸上晕开成一朵朵如花的笑靥。余安山特别喜欢这种红红火火的景象,有一种激情燃烧的感觉。当然,他之喜欢也源于这普天同庆的盛景乃是他和同事们的杰作。

广播里少不了会持续播放那些红色经典歌曲,“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优美的旋律,耳熟能详的歌词,让听者热血沸腾。

余安山正沉醉其间,一个似曾熟悉的声音从街角传来:“爸爸!我好饿!”

他定睛一看,一个满身污秽、瘦骨嶙峋的小孩正眼巴巴地看着他。

他惊愕不已,忙走过去问道:“你是谁啊?为什么叫我爸爸?”

眼泪迅速布满了那个孩子的眼眶,他哽咽着说道:“爸爸,我是刚刚。”

余安山冲上前去捧起他的脸蛋一看,这个娃娃可不就是自己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余成刚,顿时将他揽入怀中,哭号道:“刚刚啊,你跑到哪里去了?爸爸找得你好苦!”

流浪了整整六个月的余成刚似乎长大了不少,他擦了擦眼泪,颇为淡定地回道:“我想自己回家,可我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就稀里糊涂地走到这里来啦!”

余安山道:“这里是武山县,跟你回老家的方向刚好相反,难怪我在那条路上反反复复地寻找,却总也找不到你。万幸的是,我们刚好在三个月前搬来了武山,否则怕是这一辈子都和你无法再相见。”

余安山还想再说点什么,余成刚忙提醒道:“爸爸,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好饿!”

余安山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是啊!我儿子一定很饿了,爸爸这就带你回家,让妈妈拿肉给你吃。”

言毕,他把轻若鸿毛的余成刚抱上了那俩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的后座上,接着喜滋滋地说道:“儿子,咱坐车回家,你可要抱紧爸爸,脚要放好,别被卷进车轮里面去了。”

余成刚摸了摸被擦得锃亮的车身,赞道:“爸爸,好漂亮的车啊!”

余安山边骑车边説道:“等你长大了,爸爸就教你骑车,然后买一俩新车给你,也要永久牌的,好不好?”

“太好了!”余成刚兴奋得拍手叫好。

当余成刚又一次出现在王美芳和那三个堂姐面前时,他们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自从余成刚出走后,失去儿子的余安山没少怪责他们,他们的负罪感已经就快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如今,余成刚失而复得,余安山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自然也就如释重负。见到余成刚的那一瞬,他们不约而同的拍手道:“真是太好了!”欢迎之情溢于言表。

让王美芳惊喜不已的是,余成刚一见面就脆脆地叫了她一声妈妈,叫得她心花怒放,全然不顾他全身污秽,一把将他抱入怀中,接着便跑进厨房拿出饭菜,让余成刚快吃。

余成刚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噎住了,余安山和王美芳一左一右轻拍着他的后背,让他慢点吃。待余成刚吃饱后,余安山亲自为他洗澡,边洗边笑眯眯地问道:“儿子,你是愿意留在我们家了吗?”

余成刚用力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回道:“我愿意!”

他的这一变化让余安山多少有些不解,不过,王美芳的分析很快就让他释然了。那晚,夫妻俩心情大好地活动了一番,完事后,余安山表达了自己的疑惑,王美芳回答道:“这还不简单!自从离家出走后,他在外面流浪了六个月,走了两百多公里,吃尽了苦头,差点饿死街头,自然知道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疼爱他的爸妈是多么重要多么幸福,他一见到你就毫不犹豫地叫你爸爸,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了救命稻草,想投你所好。”

王美芳的分析颇有见地,也与事实极为吻合。她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在流浪的这六个月里,余成刚结识过几个流浪儿,他们对余成刚离家出走的原因都非常不理解,都觉得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受此影响,当他在绝境中偶遇余安山时,自然就茅塞顿开,打消了想要回到那个穷家的执念。

那一夜,余成刚睡得极为香甜。流浪在外,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还时常被狗追,这些不堪回首的日子像是一个个噩梦,如今,这一切终于结束了。眼下的这个家,透出一种新气象,那三个姐姐又不再敌视他,这都让他感受到了空前的温暖和幸福。

余成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切割了自己人生最初的十年,尽管夜深人静之时,他还是会想念那个贫穷的乡村,想念他的亲生父亲和那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想念在那场大雪后不幸遇难的母亲。他深深地意识到,做余安山的儿子是他的命,否则,他不可能跑到武山还会与余安山相见。既然这是他的命,他就该任命,既然要任命,那就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儿子。

余成刚若是在武山没能幸运地遇上余安山,那他的人生很有可能就会在那年的冬天划上一个悲凉的句号。

没过几天,余安山就托人帮忙把余成刚安排进武山中心小学就读,考虑到他的学业已经荒废了不少,他降了一个年级,从二年级开始读起。

余成刚本就是一个上进的孩子,县里的学校又自是比乡村小学要强得多,这让重新背上书包的他极为兴奋,也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新客家人 正序 倒序